百盛国际娱乐_百盛娱乐-app|游戏|官网

图片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文机关:
  • 成文日期:null
  • 发布日期:2023-07-23
  • 发文字号:
  • 索引号:C001-1061-2023-0004

洛阳高新区惠企政策-科技类(2023年)


1.高新技术企业支持政策

省政策:对首次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连续三次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最高10万元配套奖励;对省外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整体迁入我省的,直接确认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对迁入我省上年度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的企业奖励100万元,销售收入5000万至2亿元(含)的企业奖励50万元,销售收入5000万元(含)以下的企业奖励20万元。

市政策:对首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

2.创新主体支持政策

省政策:1对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入库的高新技术后备企业,省财政每年给予最高200万元资金补贴;对符合条件的“瞪羚”企业,每年给予最高300万元资金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创新龙头企业,每年给予最高400万元资金补贴。

2)对创新型企业独立或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每个项目奖励额最高可达60万元,每个单位奖励额最高可达500万元。

3)对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型中小企业具备资格年度之前5


个年度发生的尚未弥补完的亏损,准予结转以后年度弥补,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10年。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环保“白名”,对名单内企业实行环保免检政策,不影响企业正常研发生产。

市政策:1)对连续3年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的企业,给予3万元一次性奖励。

2)鼓励驻洛高校及市外高校驻洛分支机构开展高校专家领衔与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共建高校专家工作室,每新建一家高校专家工作室,市财政给予专家所在单位3万元一次性奖励。

3)企业首次获得省级瞪羚企业资格的,市财政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首次通过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认定的企业,市财政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鼓励县区从没有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中遴选高成长性企业作为独角兽种子企业进行入库培育,在金融、人才、土地等方面给予不低于50万元的县区财政资金奖励,市财政按1:1的比例给予配套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经培育达到准独角兽企业标准的,市财政给予300万元一次性奖励;经培育达到独角兽企业标准的,市财政给予500万元一次性奖励。

3.创新创业载体支持政策

市政策:1)对首次通过省级认定(备案)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新型研发机构)、专业化众创空间、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载体,分别给予80万元、30万元、20万元一次性奖励。首次通过国家级认定(备案)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新型研发机构)、专业化众创空间、众创空间(星创夭地)等创新创业载体,市财政分别再给予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一次性奖励。根据考核结果,市财政分别给予优秀众创空间(星创天地)、优秀专业化众创空间(中试基地)、优秀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新型研发机构)10万元、30万元、50万元一次性奖励。

2)对通过国家级、省级认定的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市财政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一次性奖励。

3)经市政府批准实施的创新创业大赛,市财政按照所在县区人民政府支持大赛资金的额度进行1:1配套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由市政府主导(受市政府委托)的创新创业大赛,市财政全额负担相关费用。对我市主办(承办)或国家部委、省直厅局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落户洛阳市、注册成立公司满一年并获得所在县区财政支持的,市财政给予1:1配套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

4.创新平台支持政策

省政策:1)对新创建(重组入列)的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给予一次性500万元奖励,并根据其研发投入、实施一流项目等情况统筹给予1000万元的持续支持。

(2)建立稳定支持机制,对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单位建设的省级研发平台实施考核,考核结果为优秀、良好的,分别给予每年不超过50万元、30万元的稳定支持。

市政策:经市级备案的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首次通过省级认定(备案)的,市财政分别给予30万元、80万元一次性奖励;首次通过国家级认定(备案)的,市财政再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

5.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政策

省政策:1)省财政对改革创新取得明显成效并首次形成可复制推广方案的创新平台,给予一次性最高100万元奖励。

2)对整体迁入自创区的省外高新技术企业,省财政根据企业规模给予一次性最高150万元奖补。

3)省市联动实施自创区产业集群专项,每个项目最高支持2000万元。对自创区产业发展的重大创新需求,面向境内外开展揭榜挂帅,突破一批前沿引领技术和“卡脖”核心关键技术,省财政给予单个项目资助额度最高1000万元;对支撑产业转型、具有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项目,可“一事一议”给予最高1亿元资助。

4)对自创区内新认定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给予一次性500万元奖补。

5)优先在自创区建设省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对新认定的省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给予一次性300万元奖补。

6)对新建的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省财政一次性给予300万元奖补。

7)支持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开展职称自主评审试点,实施正高级职称评审直通车制度。对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单位,省财政奖励研发团队,每个项目年度奖励额最高60万元,每个单位年度奖励额最高500万元。

8)对利用财政资金形成的职务科技成果,允许试点单位和科研人员共有所有权,鼓励试点单位赋予科研人员可转让的科技成果独占许可权和不低于10年的长期使用权。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职务科技成果转让收益用于奖励成果完成及转化人员的比例不低于70%、最高可达100%。鼓励高校在不增加编制的前提下设置科技成果转化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可在科技成果转化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机构建设和人员奖励。

6.科学技术奖支持政策

国家政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金标准由500万元/人调整为800万元/人,全部属获奖人个人所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特等奖奖金标准由100万元/项调整为150万元/项,一等奖奖金标准由20万元/项调整为30万元/项,二等奖奖金标准由10万元/项调整为15万元/项。

省政策: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奖金标准为300万元/人,河南省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奖金标准为:一等奖50万元/项、二等奖30万元/项、三等奖20万元/项。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人员给予省级配套奖励。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奖金和国家科学技术奖省级配套奖励的奖金全部属获奖人所得。

市政策:获得国家、省科学技术奖项的,市财政分别给予国家、省奖励额5倍的配套奖励,奖励标准为:国家科学技术奖特等奖500万元/项、一等奖100万元/项、二等奖50万元/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75万元/项。我市域内单位作为参与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市财政给予国家奖励额2倍的配套奖励,奖励标准为:国家科学技术奖特等奖200万元/项、一等奖40万元/项、二等奖20万元/项。奖励资金用于奖励获奖团队(资金分配办法由团队成员协商确定)。

7.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支持政策

省政策:1)“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联合实施、取得标志性成果的项目,达到一定体量的可纳入省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并按照研发投入给予一定比例支持;对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单位,按项目上年度实际获得国拨经费的3%-5%奖励研发团队,每个单位年度奖励最高500万元。

(2)鼓励省内企业借助省外、境外科技力量攻克我省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对“揭榜挂帅”形式产生的项目,按不超过合同额的30%给予支持。

市政策:1)单个重大专项项目,支持额度原则上不超过300万元;对于事关全市发展、支撑产业转型、具有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项目可重点支持,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

2)市财政科技经费对揭榜挂帅项目的主要出资方进行补贴,技术攻关类项目补贴需求方,成果转化类项目补贴揭榜方。按照项目研发经费总额的20%给予资金资助,对单个项目市财政资助额度不超过500万元,对于事关全市发展、支撑产业转型、具有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项目可给予重点支持。

8.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支持政策

国家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1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1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9.科技金融“科技贷“支持政策

省政策:1)合作银行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科技型企业(重新申报结果未确定前可按上年度资格和条件继续享受相关待遇)提供贷款,其实物资产抵质押一般情况下不高于贷款(授信)金额的30%(单一实物资产超过30%的除外),贷款利息不超过同期人民银行基准贷款利息1.3倍(可按同期LPR换算)的业务(以下简称“科技贷”业务)。

2)省科技信贷准备金,对合作银行开展的“科技”业务发生的实际损失给予不超过60%的损失补偿,其中为营业(销售)收入2000万以下的科技型企业贷款和无抵质押、无担保的纯信用贷款,按60%进行损失补偿;为营业(销售)收入2000—5000万的科技型企业贷款,按50%进行损失补偿;为营业(销售)收入5000万1亿元的科技型企业贷款,按40%进行损失补偿;为营业(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科技型企业贷款,按30%进行损失补偿。企业营业(销售)收入原则上以上年度数据为准,每年6月1日前申请的企业可釆用上上年度数据。单笔最高补偿500万元。

市政策:合作银行按银行贷款程序审核贷款申请,并决定贷款额度。单户贷款额度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河洛创新创业人才项目贷款额度最高可达200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不高于最近一期公布的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30%

10.技术转移、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省政策:1)对在豫企业购买省外先进技术成果并在豫转化、产业化的,省财政给予后补助,每家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2)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在豫实施技术转移转化,省财政给予后补助,每家单位每年最高不超过100万

3)对促成技术在省内转移转化的省级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省财政给予后补助,每家机构每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市政策:1)企业(技术吸纳方/买方)引进先进技术成果在我市转移转化,单个技术合同奖励不超过10万元,同一单位年度最高奖励100万元。

2)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企业(技术输出方/卖方)开展技术转移转化,可给予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奖励;技术交易额超1亿元的,给予2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5万元奖励。

3)对促成市内外技术成果在市内转移转化的市级以上技术转移机构,每家机构每年奖励金额最高100万元。

4)在洛阳市注册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实施项目研发时,由市政府向企业免费发放科技创新券,用于支持其向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单位购买服务,盘活大型仪器等科技创新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等研发活动。项目单位申请科技创新券资金不超过申报项目研发投入的30%,总额不超过30万元。每家项目单位每年度兑现科技创新券资金总额最高30万元。

11.高校院所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支持政策

市政策:1)支持高校院所按照“先确权、后转化”模式,与成果完成人(团队)通过分割确权、约定权属比例的方式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

2)允许高校院所采取普通许可、独占许可、排他许可等方式,赋予科研人员不低于10年的长期使用权。从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入中给予科研人员的现金奖励,可减按50%计入科研人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在洛实施职务成果转移转化的,所获收益可按约定比例(不低于80%)对完成、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

3)鼓励高校院所及企业(技术输出方/卖方)积极开展技术转移转化,市财政可给予1%的奖励,原则上最高不超过20万元;技术交易额超1亿元的,可给予30万元奖励;对进行技术合同登记并向市内非关联创新创业企业转移转化科技成果,给予高校院所最高不超过50万元奖励。支持鼓励企业(技术吸纳方/买方)引进先进科技成果在我市转移转化,单个技术合同奖励不超过20万元,同一单位年度最高奖励100万元。

12.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支持政策

市政策:1)支持疫情防控,常见病、多发病、恶性肿瘤及精神疾病的诊断、检测和防治,中医诊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单个重点项目最高支持10万元。

2)围绕自创区等重大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提升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等开展战略性研究,单个重点项目支持2—3万元,事关全市发展的重要研究项目支持额度可提高至5万元。

3)支持开展食品安全、平安建设、气象、消防等公共安全技术方面的研究,单个项目最高支持50万

4)支持乡村振兴公益专项,单个项目最高支持30万元。

5)支持解决制约我市产业体系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卡脖子"技术、前沿技术问题的项目,单个项目最高支持50万元。

13.百名科技人才入企支持政策

市政策:对入企科技人才实施挂职综合考核奖励,一、二、三等奖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3万元表彰奖励,并授予“洛阳市服务企业优秀科技人才”称号,市科技局将优先推荐申报各类人才计划。

14.高新区“头雁人才”奖补政策

在高新区注册、纳税一年以上,符合高新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年度区级财政贡献200万元以上,或区级财政贡献年增长1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中,年薪超过30万的“头雁人才”,以个人年度财政区级贡献为基数对企业进行等额奖励。支持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基金、创投企业高管个人股权转让、股权退出所得和股息红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贡献为基数,对企业进行等额奖励。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